 |
海生館的新客佛氏虎鯊,下面黑色的那隻剛當了新媽媽。海生館/提供 | | |
您一定沒想過,有動物的卵鞘長得既不是隨圓形、也不是長方形,而是螺旋狀卵鞘!沒錯,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中,即將與國人見面的佛氏虎鯊,日前就產下兩顆螺旋狀卵鞘,令人大開眼界。
海生館新主題「世界水域館」即將與國人見面,將展示世界各地不同的水域生態,展示生物也陸續抵達。上週,來自美國加州的佛氏虎鯊,在抵台第二天,就生下兩顆造型特殊的卵鞘,與台灣沿岸鯊魚所產的卵大不相同。
佛氏虎鯊將在海生館中的海藻森林展示缸展出,其他還有半帶皺唇鯊(豹鯊)、東太平洋絨毛鯊等,共十六條,半帶皺唇鯊為胎生,佛氏虎鯊及東太平洋絨毛鯊則為卵生。佛氏虎鯊的螺旋狀卵鞘,使受精卵更能附著於藻類或岩縫中,避免被其他大型魚群吃掉。螺旋狀卵鞘中,較硬的卵鞘包覆著已受精的受精卵,外在螺旋狀部分,相對柔軟些。卵鞘表面光滑,隨著囊中小虎鯊日漸成長,螺旋狀部分將逐漸透明,飼養人員也可藉此觀察小虎鯊的成長。
 |
佛式虎鯊的螺旋狀卵鞘,很特別吧。海生館/提供 | | |
這三種鯊魚,都屬於溫帶、岩岸底棲型生物,食物以南極蝦、鯖魚、鰹魚、硬尾魚、魷魚等魚類切塊為主,海生館表示,將增加缸內的陽光照射量、加強水流強度,並隨時注意水中營養盬成分是否足夠生物攝取,以呈現不同於台灣海域的加州海藻森林生態環境。
經過幾天的適應期,目前鯊魚們情況良好,佛氏虎鯊一入館即出現入門喜,使海生館內洋溢著幸福的感覺。